政府信息公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人事信息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16 16:45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推荐,交通运输部审核,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3月17日至3月21日,共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单位和个人对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来电、来访或网络等方式反映上述推荐对象有关情况和问题,反映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471-6916876

电子邮箱:nmjtrjc@163.com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地质局南街68号

邮政编码:010020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

一、先进集体(共4个)

(一)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为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相当于正处级国有企业,集体人数2099人,内设9个部门,下设1个路网监测中心、1个培训中心、34个收费所、5个隧道管理所、13对服务区(五星级、四星级服务区占比66%),主要负责呼和浩特及周边部分地区5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的公路收费、隧道养护、服务区管理、公路资产管理等工作。总里程10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0公里,一级公路354公里,二级公路111公里。该公司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落细,深入落实基层党建“七抓”工程,堡垒支部创建率100%,4个党支部被自治区国资委命名为“坚强堡垒支部”。把党建深度嵌入业务工作,全方位提升通行服务水平,落实自治区“强首府”战略,全面落实内蒙古交通集团公路运营服务品质提升方案、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工作部署,改造高速收费所,整治收费站基础设施,对重点服务区升级改造。加强路网监测和信息化管理,服务热线及时响应率、办结率、用户满意率100%。扎实做好养护监管和隧道管养,打造“畅洁绿美安”的通行环境。同时高效抓好日常养护监管工作,实施包抓负责路段提升养护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和帮助,完善“一路多方”全过程联勤联动机制。该公司先后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等部门表彰。

(二)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研究院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相当于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8名,内设科室12个,现有工作人员97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46名,硕博人才所占比例超50%,高级职称37名(正高15名,副高22名),高级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为38%。近年来,辅助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完成全区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开展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省域指标、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临空经济发展和理顺公路交通投资建设体制机制等政策研究工作;自2015年以来,开展公路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五千余项、交竣工验收里程上万公里。完成全区成桥荷载176座、梁板静载381片、基桩完整性检测八百余根、交通安全设施过程检测上千公里。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考核开展计量工作,截至目前共制定19项计量标准。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地方标准体系2部,主编或参编交通运输行业标准3部,地方标准32部,团体标准3部。获自治区级各类各级奖励20余项,授权专利70余项,软著10余项。获批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5项、自治区交通运输科技项目50余项。先后共获批7个国家行业创新平台和6个自治区创新平台。

(三)赤峰市交通运输局

赤峰市交通运输局为正处级行政机关,核定行政编制30名,内设机构11个。近十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余亿元,截至2023年底,赤峰市公路总里程30028公里,位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全力服务“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京延通道”城市建设,推进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实施。加快构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在全市打造“1+12+N”网络货运产业布局,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创建,加入东北三省一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打造“赤峰交通综合调度指挥中心(TOCC)”,打造“云上计算、线上执法、掌上办公、网上服务”新模式,“5G守望草原交通,云网绽放数智未来”平台获工信部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交通运输专题一等奖。大力推动公共交通绿色发展。2019年底,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率先完成行业脱贫攻坚兜底性目标。2051个建制嘎查村全部实现公路技术标准等级化,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嘎查村全部实现通客车。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交旅融合发展,2023年,赤峰乌白公路荣居交通运输部评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榜首。2020年,该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2018—201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21年,该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集体”。

(四)乌海市公路养护中心海勃湾分中心

乌海市公路养护中心海勃湾分中心为乌海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乌海市公路养护中心正科级部门,集体人数49人,负责公路日常养护、工程建设、公路灾害应急抢险与保通、养护路线公路网监测等工作。该中心聚焦畅、安、舒、美工作要求,高效清理路面抛洒物、边坡垃圾及边沟淤积物,及时处治路面病害,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疏通清理排水设施。面对极端天气,建立应急响应体系,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曾连续抽水作业28小时;降雪天气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科学作业模式,在重点路段、易打滑路段撒布融雪剂,预防积雪结冰,全力护航群众出行安全。解决民生难题成效显著,整治和谐社区交通拥堵,布设隔离石球20个、施划公共停车位;打造橙黄马甲志愿服务品牌,为老年公寓包粽子、表演节目,积极组织职工累计献血23800CC。该中心近年来涌现多起救援典范,2023年雪天侧翻车辆救援,2024年暴雨中2小时救出2辆涉水轿车,职工冒雨救出被困车辆并赠衣御寒等。该中心党支部连续多年被乌海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劳动模范(共4人)

(一)杜忠山,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阿拉善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宗别立公路养护工区工人,高级技师。

1990年,他于阿拉善左旗公路段参加工作,2007年到阿拉善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宗别立公路养护工区工作。多年来,他长期从事公路养护工作,负责公路养护机械维修,始终立足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思路,先后完成了推雪铲、路面清扫车、路面吹尘机、拖板车、融雪撒布机、边坡整形机、铲草机、清雪车和小型路面铣刨机等17项公路养护设备技术改造,共节约资金约165万元,不仅显著提高了周边的工作效率,而且为单位节约大量经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他积极参与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和应急抢险等工作,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次受阿拉善盟有关单位相邀参加先进事迹巡讲,走进校园、深入基层讲述公路人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故事。以他个人名义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被评为“阿拉善盟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8年,他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23年,他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北疆工匠”。

(二)王雄,男,汉族,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公司驾驶员。

2008年以来,他一直在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2013年入党后,他更加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恩师武希祥同志(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教导,在工作中牢记“卫生是门面要做细致、服务是沟通的桥梁要用心去做、车辆是工具一定要善待”三句话,每日严格检查车辆电路、胎压,确保安全运行,累计安全行车超30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他视乘客为家人,践行“六优”服务标准,主动帮扶老弱病残、耐心指引陌生乘客,始终保持车厢环境整洁,用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一次早班途中,他发现两名离家出走的女孩(10岁和6岁),妥善安置并联系警方送其回家,事迹获社会广泛赞誉。他还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宣传和志愿公益活动,推广绿色出行。他坚持“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最崇高的宗旨,以最坚强的信念从事最简单的工作,用最大的热情干好最普通的事情,绝不甘于平庸”的人生信条。2018年,他被推选为包头市第十五届工会委员会代表。2023年,他荣膺“包头市劳动模范”称号。

(三)韩磊,男,汉族,198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巴彦淖尔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巴彦淖尔市交投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巴彦淖尔市新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巴彦淖尔市交通运输局建管科负责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历经养护生产技术、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建设管理、行业技术审查、国有企业负责人等多个岗位历练。他先后参与省道212线海五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京新高速临河过境段工程、省道212海流图至刘召一级公路工程、天吉泰机场专用公路建设工程和G7京新高速巴彦淖尔境内工程等,对巴彦淖尔市级、旗县区两级公路建设发挥过技术指导作用。2010年,他参研的“盐渍地区公路养护、维修及环境保护研究”项目获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和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年,参与编写《内蒙古高等级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2023年,完成工程试验管理类6项专利技术研究评审认定。他注重科学管理与科技创新,在国企改革中超前谋划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对检测与养护市场化挑战,他牵头改革任务,盘活交通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僧格仁钦,男,蒙古族,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内蒙古公路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内蒙古凯联路桥机械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职。作为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能够教育引导本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更加自觉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四聚焦”新模式,推动党建与施工深度融合。面对S43机场高速、纳龙线及赤峰地区等十余个重难点项目,他带领党支部组织“百日大会战”,成立党员先锋队,确保目标100%完成。推行“BIM+智慧工地”梁场运用,对生产进度、人员、物料、安全实现实时动态管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聚焦服务群众,同时聚焦市场开发,2023年,完成自主承揽任务6822万元,超额完成目标152%,多次受到所在单位表彰。

三、先进工作者(共4人)

(一)郭莹,男,汉族,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运输服务处(地方海事局)处长(局长)、一级调研员,高级经济师。

    1997年,他入职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历任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运输服务处(地方海事局)副处长(副局长)、处长(局长)。他连续10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圆满办好40余件民生实事,涵盖无障碍出行、跨省通办、污染防治、适老化服务等领域。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自治区保通保畅综合协调组组长,组建14支应急保障车队,保障应急物资运输4966批次,并组织研发道路运输扫码登记系统,建立高效便捷防控检查模式。2021年,参与 6天转运额济纳旗9560名滞留游客工作。2023年,带领团队解决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建设应急物资中转站,推出电子通行码,确保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牵头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助力自治区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主导的重型卡车自动驾驶编队运输、双挂汽车列车、AGV跨境运输等项目,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2013年12月,他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道路运输工作先进个人”。他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二)王俊杰,男,汉族,198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锡林郭勒盟公路车辆通行费征收服务中心工人,高级技师。

2003年至2005年,他在武警通辽支队服役,2008年入职锡林郭勒盟公路车辆通行费征收服务中心工作至今。他深耕收费业务一线,工作中以身作则,能够高效处理突发情况,带头加班攻坚,团结同事,创新优化服务流程,践行“交通为民”宗旨,多次在单位荣获“优秀职工”等称号。2021年,他途经一居民区时突遇火情,不顾个人安危,与物业人员合力扑灭大火,因此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他投身锡林浩特市疫情防控一线,参与排查、消杀、值守等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2022年,他又主动加入抗疫情突击队,主动承担两个防控点的工作,获评“锡林郭勒盟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此外,他还长期自费帮扶所在单位附近的一孤寡老人,并为河南水灾、困难儿童守护行动、抗疫等累计捐款3000余元。2021年,建党100周年,他自愿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2022年,又以“特殊党费”形式回馈党组织,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

(三)卢阳,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巴彦淖尔市交通运输局建管科科长,助理工程师。

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省道212海五一级公路建管办、G7京新高速巴彦淖尔段建管办、总排干堤岸公路建管办和巴彦淖尔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他始终保持紧迫感和责任感,长期扎根工地一线,测量外业信息,实地对全市农牧区通硬化路基础数据进行调研、摸排、统计,主动参加征拆放线核查工作,第一时间整理、复核、汇总数据资料,对上争取落实建设资金,对内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对外协调解决社会矛盾,督进度、保安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推动自治区首条PPP模式实施的G0616甘海高速建设完成,推动全长206公里的总排干堤岸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G7京新高速巴彦淖尔段建设以来,他四年期间扎根工地一线,将涉及的4个旗县区、13个乡镇、44个行政村的征地拆迁资料详实、准确登记造册,累计丈量土地13499亩,房屋建筑物29114平米,确保了项目2017年顺利通车。他疫情期间主动放弃休假,完成439名滞留游客转运及2559名呼市高校学生返乡任务。2021年,他荣获政协巴彦淖尔市委员会授予“2020年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先进个人”。

(四)李国民,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养路科科长兼养护工程项目总工、养护工程监管办主任、建管办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通辽市开鲁县公路管理段、通辽市公路管理处、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工作。多年来,经常工作在一线,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专业水平得到认同,能够进行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编制符合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主持完成了公路绿化、安保、灾害防治、危桥改造、房屋及服务设施、公路命名编号调整、公路养护大中修等多项工程。在日常养护中引进应用贴缝带、灌缝胶开槽灌缝、稀浆封层罩面技术,提高了公路日常养护科技含量。推广在公路边坡栽植植物防护,累计栽植800余公里。主持实施路面冷再生、碎石封层、压浆补强等应用技术,完成550余万平方米,节省工程造价4500余万元。应用碳纤维与钢板组合加固桥梁8座,节省造价500余万元。在中国公路网、中国交通报视频号、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官网等上稿40余篇。2022年,他被通辽市总工会授予“全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他被通辽市委、市政府评为“通辽市先进工作者”。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蒙ICP备19004017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3